
再生資源行業如何實現綠色轉型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9-30 14:11
- 訪問量:
【概要描述】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再生資源行業新業態逐步涌現,行業發展取得初步成效。與此同時,受經濟、技術、市場等因素限制,產業發展尚存集約化程度較低、回收環節稅賦較高等瓶頸……這是從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行的全國生態文明與再生資源行業大會上了解到的。會議從引領產業集聚發展、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加快推進再生資源行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再生資源行業如何實現綠色轉型
【概要描述】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再生資源行業新業態逐步涌現,行業發展取得初步成效。與此同時,受經濟、技術、市場等因素限制,產業發展尚存集約化程度較低、回收環節稅賦較高等瓶頸……這是從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行的全國生態文明與再生資源行業大會上了解到的。會議從引領產業集聚發展、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加快推進再生資源行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9-30 14:11
- 訪問量: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再生資源行業新業態逐步涌現,行業發展取得初步成效。與此同時,受經濟、技術、市場等因素限制,產業發展尚存集約化程度較低、回收環節稅賦較高等瓶頸……這是從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行的全國生態文明與再生資源行業大會上了解到的。會議從引領產業集聚發展、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加快推進再生資源行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再生資源行業取得初步發展 “當前我國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副處長羅曉麗說,特別是再生資源行業,在國家一系列產業、環保政策的正向引領和反向倒逼下,再生資源產業規模逐年擴大,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主任科員杜博介紹,近年來商務部著力從建立工作機制、制定法規標準、構建回收網絡等方面,推動構建綠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打通城市固體廢棄物產生與處置的流通屏障。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要再生資源的年回收總量超過2.8億噸,再生資源已經成為國家資源供給的重要來源,在緩解資源約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推動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5月14日,我國宣布在深圳、包頭、銅陵等地正式啟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為“無廢城市”在全國推廣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示范模式。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會長管愛國說,再生資源行業轉型升級迎來新機遇,需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當前我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成效初顯,但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還不相匹配。受經濟、技術、市場等因素限制,產業發展尚存集約化程度較低、回收環節稅賦較高、配套政策缺失等瓶頸。
相關政策也有待進一步完善。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和財政補貼資金等方面政策有所缺失,一部分廢棄物投售者和回收者的積極性不高,回收企業無力在虧損的狀態下繼續回收低值廢棄物,部分企業處于等待觀望、止步不前的狀態。
推進行業綠色轉型升級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我國應從進一步培育產業發展新模式、適度降低行業稅負、強化環保風險管理能力等方面綜合施策,助推再生資源行業加快綠色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應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產業發展新模式。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金惠說,應增強行業政策供給的有效性,激發固體廢棄物市場活力;適度擴大政府綠色采購中循環利用產品的種類;完善“無廢城市”建設制度體系、技術體系和市場體系。 同時,聚焦分揀中心建設積極構建綠色回收利用體系。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秘書長潘永剛認為,我國再生資源行業需注重無害化、標準化、規范化和規模化建設,聚焦分揀中心建設積極構建綠色回收利用體系,重構再生資源供應鏈并提高回收率,在產業鏈后端發力,提供固體廢棄物綜合治理方案。
再者,加快解決再生資源回收環節稅負過高問題。針對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這一問題,北京中稅稅收信息化技術研究院院長高晟指出,應統籌協調財政、稅務等部門,盡快出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升政策針對性,有效減輕行業稅負為企業松綁。
此外,應進一步強化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的環保風險管理能力。天津再生資源研究所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武曉燕說,企業應加強項目環保手續管理,做好環保評估和驗收;重視企業排污自行監測;開展環境安 全隱患排查,強化環境信息公開,提升環保合規的管理意識。
羅曉麗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落實《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各項工作任務,大力推動再生資源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積極引領再生資源產業集聚發展,目前已確定云南個舊等12個城市為首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大力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積極培育骨干龍頭企業。相關標準體系建設將同步推進,工信部將加強與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落實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和所得稅減免等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地實施。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OFFICIAL ACCOUNTS
公眾號
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

ONLINE MESSAGE
聯系方式
版權信息
© 濟南市富華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2021 魯ICP備********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濟南